券商首席看产业|中国新能源企业竞争优势突出 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可持续力量
发布时间:2024-10-31
阅读量: 18

        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竞争优势,并且出海趋势明显。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国光伏装机、电动车销量过去几年呈爆发式增长,未来仍可保持平稳增长,同时储能作为新能源后周期,需求持续高增可期。中国具备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且技术引领全球,竞争优势突出,将持续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可持续力量。

3d520bea-5011-48e1-9a15-1aef1d661e21.jpg

  新能源车:

  2008年,中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起步至今十余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连续10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新能源汽车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赛道”。经过多年培育,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技术优势。从材料体系到电池结构,高速增长的市场,推动了动力电池行业走向前沿。

  根据我们测算,全球电动车2024年销量预计1638万辆,同比增长22%,对应动力电池需求超1000gwh,同比增长19%,此外,储能市场高速增长,2024年预计增长40%+,对应储能电池需求300GWh,动储电池合计需求超1.3TWh,同比增长23%。我们预计2025年至2030年动储电池复合增速仍维持20%+,2030年增长至近4.0TWh。

  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宁德时代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动力方面,根据SNE统计,宁德时代2024前三季度全球份额稳定于37%,国内份额45%-50%,海外份额升至27%。随着神行、麒麟等新品开启放量,国内份额后续预计稳定,并且随着海外产能加速建设,宁德时代海外有望进一步提升。储能方面,根据鑫椤资讯统计,宁德时代2023年全球份额近40%,随着储能电池性能要求逐步提升,宁德时代凭借突出的安全性、全周期成本和售后优势,储能竞争力持续强化。整体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龙头地位。

  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出海,加快海外布局迎来新机遇。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公布的海外总投资金额达到5648亿元,其中欧洲是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主要出海目的地,占比达到37%,其次为东南亚地区,而美国投资额占比仅10%。全球能源转型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欧洲、美国等地的电动车渗透率逐步升高,但本土锂电池产能还存在较大不足。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出海,助力当地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迎来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8c4b5153-2629-48a0-91e3-0710d5068801.jpg

  光伏:

  中国光伏产业经过多年砥砺耕耘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首先在市场层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达216GW,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光伏产业培育了从硅料硅片到电池组件等的完整产业链;整体光伏晶硅制造产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约供应全球80%以上的产能供给。在技术方面亦持续创新,不断刷新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例如,隆基绿能HBC光电转换效率达27.3%,持续创造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中国光伏行业建立了从市场、制造、技术全面领先的产业优势。

  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光伏需求潜力依旧充足。受益于光伏及储能价格下降带来光储平价,经济性刺激带动国内及全球光储需求高增。我们预计2024年国内光伏装机约240GW以上,在2023年高基数基础上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全球装机约500GW,近20%需求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1月-9月累计123.5GW,同比增加+27%;预计后续装机需求总体平稳增长。光伏价格方面目前已进入历史底部区间,盈利压力下产能增速放缓,已出现产能收缩信号,随需求持续增长、有望逐步供需改善。

  受益于上述技术创新、产业链、市场、政策支持等因素,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十分显著。2023年中国光伏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出口量分别达到70.3GW、39.3GW和211.7GW,分别同增93.6%、65.5%和37.9%。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市场持续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晶科能源以78.52GW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实现约70%的同比增长;N型TOPCon组件的出货量超过45GW,占据N型市场约40%的份额,隆基绿能以67.52GW的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二。天合光能及晶澳科技以65.21/57.094GW的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三、第四,同样显示出稳健的增长。出货排名稳居前列,显示出中国企业的优势竞争地位。据海关数据,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已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产品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光伏行业虽经历周期性调整,但我们认为国内龙头企业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行业有望逐渐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行业价格已处于底部区间,产能逐步收缩,头部企业凭借规模、品牌、渠道、技术优势有望持续抢占份额,提升市占率、走出周期底部。

2fb0a047-739b-47ab-82fd-82a04ce8469f.jpg

  风电:

  我国风电产业历经约20年的历史,每隔5年经历一个大的跨越:1)2006年至2010年,我国风电行业刚刚兴起,完成了设备的国产化以及电价制度的完善,2010年装机量超15GW实现跨越式发展;2)2011年至2015年、2016年至2020年又逐步完成了规范发展、改善消纳、电补退坡等过程,2020年以后陆风行业不再获得国家电价补贴,当年抢装装机量71.7GW。随后行业快速实现平价,至2022年陆风行业可基本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实现市场化发展。海风方向,我国从潮间带、近海海上风电开始发展,未来将逐步向深远海发展,2021年及以前海风电价享受0.75元/度-0.85元/度的电价补贴,投资经济性较好;2021年抢装装机量达16.9GW。随后依靠大型化降本等有效手段实现海风的平价,当前投资回报率IRR可达到6%。截至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陆风、海风方向的最大市场。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我国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实现快速增长,陆风单机容量从2013年的1.7MW提升至2023年的5.4MW,海风单机容量从2013年的1.9MW提升至2023年的9.6MW。大型化仍在加速,2024年北京风能展,我们看到10MW陆风机组平台、15MW~20MW海风机组平台仍在不断发布中。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主机厂推陈出新助力我国风电行业大型化及持续降本。

  此外,在海外方向,中国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其中包括主机、零部件及海风零部件等的出海:1)主机:以金风、运达、三一等为代表的企业,在海外陆风市场进展迅速,如金风累计在手海外订单已达到5GW以上;中国企业风机在价格、交期、效率等方面在全球上都具备较高竞争力,海外份额逐步突破。2)零部件:以铸锻件等为主的企业率先实现出海,如金雷股份的锻造主轴在海外市占率已突破50%;叶片等其他环节也在东南亚等地建厂实现出口的突破。3)海风零部件: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大金重工等海缆、塔筒管桩企业近2年以来,在海外市场逐步落地订单,较大的订单如东方电缆中标英国海风项目InchCape主缆订单18亿元人民币;大金于2023年12月与某欧洲能源开发企业签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优选供应商协议》,合同金额5.47亿欧元。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逐步凸显,预计将实现更大份额。

5bee2898-5e2f-4c19-9407-8088d9838189.jpg

  储能:

  近几年来全球储能市场快速发展,中欧美三大市场最为活跃,三大市场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可占达80%+,其中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增长最为迅速,2022年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最多的国家,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建设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新增装机规模22.6GW/48.7GWh,较2022年增长超过260%,近十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中国占全球储能市场份额约50%,位居全球第一。

  我们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光储平价周期已至,叠加AI革命催生电力需求等,储能需求将持续旺盛。其中国内市场强制配储政策推动下预计2024年装机需求可达80GWh+,同增60%+,未来2至3年仍可保持30%+增长;美国市场并网审核流程简化+ITC补贴推动,储能持续保持高增,增速可达40%+;欧洲市场随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需求起量爆发,预计2024年-2026年可维持翻番增长;其他新兴市场如中东、澳大利亚、智利等多点开花,预计储能需求2024年-2026年可持续翻倍增长,综合来看全球储能需求我们预计2024年可达140GWh+,同增40%+,2030年可达800GWh,CAGR可达30%+。

  全球储能市场国内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从竞争格局看,国内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根据WoodMa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五中中国厂商占据3位,前五分别为特斯拉、阳光电源、中国中车、Fluence、海博思创。分地区来看:北美市场门槛较高,以美国本土品牌为主,但阳光电源表现优异,市场份额提至第二,在北美仅次于特斯拉,同时上能、阿特斯等国产厂商均在加大美国市场拓展,有望进一步抢占北美份额;欧洲国产厂商竞争力强劲,尤其在户储领域国产厂商竞争力表现优异,基本占据欧洲市场主要份额;同时在中东、澳大利亚、亚非拉等市场国产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展望未来,国产储能厂商将逐步占据全球主要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