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行业专家发出低碳强音——“双碳”战略如何推动新质生
发布时间:2024-10-30
阅读量: 23

        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29日讯  昨日开幕的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参会,并利用论坛发出低碳强音。

新能源已从“浪花”发展到“浪潮”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在演讲中指出,太阳能风能存在波动和不可控性,要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高安全、长时储能技术是关键。他指出,安全可靠、经济可行、资源可及是对大型储能技术的三大要求。赵天寿在演讲中分享了名为“液流电池”的长时储能技术,该技术具备本征安全、时长灵活、扩容方便、寿命长、场景广泛等优势。随着新型液流电池技术突破性能瓶颈,成本逐渐下降,为液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新能源首席专家邹才能认为,新能源已经从“浪花”发展到了“浪潮”。首先,太阳能和风能的绿电发展超出了预期;其次,“绿电制绿氢”将形成绿氢工业,而绿氢工业将是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接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邹才能表示,能源绿色转型具有三大意义,第一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第二有利于建设能源强国,第三有利于加快绿色发展。“未来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科技驱动、洁煤降碳、稳油增气、强新增绿、智能互融,核心是要靠科技。”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党委常委朱庆锋也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企业探索智慧化用能、循环化用水、多元化供能等绿色低碳实践。比亚迪集团副总裁赵俭平在演讲中表示,新能源汽车代表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方向,高度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强调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路径。

77e596d0-81ac-44e6-a53e-c05e908f6df9.jpg

工业革命叠加能源革命迎来新的经济增长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首个在中央层面提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文件。参加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高端对话环节的专家代表围绕“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表示,《意见》的发布是中国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需要,是参与引领国际绿色转型重大进程的需要,是增强可持续的需要。他强调,在国际竞争中,要在低碳技术上率先实现突破,在绿色低碳新产业新业态上抢占先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认为,相比推行“低碳”之初,大部分人认为环保节能战略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想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工业革命叠加能源革命迎来的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枯竭的思想,没有枯竭的能源。”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巨大突破使得能源成本不断下降,创造了新的历史。“减碳、走向碳中和,它可能不限制我们的发展,反而会更加有益于我们的发展。”唐杰说。

        对此,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兵也持相同观点。康艳兵在对话中指出,“碳达峰、碳中和”表面是环境问题,核心是能源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双碳”战略对新质生产力的催化效应,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能源动力方式发生变化所带来的颠覆性革命;节能降本、提质增效等内省动力迭代升级催生出的新质生产力;能源供需智慧化、终端用能电气化、电源结构去碳化等综合能源业态发展下催生出的新质生产力;CCS、CCUS、二氧化碳回收等负碳技术发展带来的新质生产力。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指出,“科技”是低碳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要想创新,就要敢于运用颠覆性科技”。他认为,“颠覆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是一体两面的,新事物出现之后往往会对市场、对原有规则产生一些破坏,但作为从业者不应该忽略,而应重视。此外,黄晶还提到深圳有着数量众多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企业要继续保持活力,勇于突破边界。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戴彦德认为,绿色转型的核心是“能源转型+产业转型”。 如何做到转型,达到预期指标?戴彦德给出了四点对策:第一转变发展模式,第二切换供应模式,第三改变生产模式,第四轻简生活模式。“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发展新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关键;对中国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前提,提高民众的意识,不要浪费,这是基础。”戴彦德总结道。

来源:深圳新闻网

返回列表